簡介
不論是認同殖民地制度的西方學者,還是持國族史觀的中國學者,皆未有著墨於香港人的本土生活及本土認同。到了八十年代,香港才開始有一群受過現代學術訓練的學者以本土的角度進行香港研究。可惜他們的著作都以充滿學術辭彙的英文寫成,並多早已絕版。本書旨在填補這個空間,向以中文為母語的普羅讀者引介這些著作,藉此以本土角度描述香港過去幾百年的歷史。
作者無意僅僅將十二本著作的內容複述一次,而是運用這些著作的資料,按本土史觀描述筆者自己的香港故事。
章節
- 孔誥烽序:香港史與命運共同體(p.4)
- 王慧麟序:書寫自身之痛苦(p.8)
- 庫斯克序: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p.10)
- 自序(p.12)
- 引言:呼喚本土史觀的香港歷史(p.14)
- 第一章 華南海盜與香港史前史:安樂博教授(Robert Antony)的Like Froth Floating on the Sea(p.21)
- 第二章 耶教東傳與香港本土精英:施其樂牧師(Carl T. Smith)的Chinese Christians(p.39)
- 第三章 本土意識百年史:高馬可教授(John Carroll)的Edge of Empires(p.55)
- 第四章 香港政治的治亂興衰:施易安教授(Ian Scott)的Political Change and the Crisis ofLegitimacy in Hong Kong(p.75)
- 第五章 英治中華的憂鬱:文基賢博士(Christopher Munn)的Anglo-China(p.95)
- 第六章 華人自治組織的社會資本:冼玉儀教授的Power and Charity(p.115)
- 第七章 香港階級鬥爭史:陳偉群博士的The Making of Hong Kong Society(p.135)
- 第八章 香港精英與廣東自治:鍾寶賢教授的Chinese Business Groups in Hong Kong(p.155)
- 第九章 錯失了的民主契機:曾銳生教授的Democracy Shelved(p.173)
- 第十章 香港本土的保守面向:劉兆佳教授的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p.189)
- 第十一章 怯懦而進取的本土抗爭:林蔚文教授的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Hong Kong(p.209)
- 第十二章 民主回歸論的期望與失落:蘇耀昌教授的Hong Kong's Embattled Democracy(p.229)
- 大事年表(p.252)
作者簡介
徐承恩
第三代香港人。祖先分別為廣東香山移民、四邑移民及祖籍廣東澄海的新加坡歸僑,都是來自處於中華帝國邊緣的海洋中華族群。於中文大學研究院修讀社會學,研究香港權力精英,並根據其研究撰寫《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一書。人無定志,好讀書而不欲投身學術,好遊樂而不願攀山越嶺,既非飛黃騰達亦非一事無成,總算能維持生活與發展興趣。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