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容簡介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工作很辛苦,但不工作的生活好嗎?
為什麼離婚率那麼高,我們還要相信愛情?
人生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悲劇,到底什麼是人生的意義?
疑問何其多,能解決的是科學,不能解決的是哲學
哲學,到底是什麼?
哲學思考的廣度影響到生命的深度,關係著人生的高度。
在此拜18位著名哲學家為師,讓自己成為自我生命的導師。
不論是在一天忙碌的生活過後,或是在夜闌人靜的夜裡,人生大哉問總是隨著不同階段不斷進化並在腦海裡自動浮現。
這些關於人生的課題、生命的答案,看似遠離甚或無關現實,但卻各個隱藏豐富內涵,自問自答最後或許還需要向前人取經,西方18位哲學大師在此輪番上陣,用口語化淺顯易懂的表達方式,娓娓講述他們窮極一生思考而出的智慧結晶。
本書特色
哲學之於一般人總是艱澀難懂,但其實哲學並不是如此遠離生活,本書將各時代的偉大哲學家齊聚一堂,18位哲學大師分別講述18個與現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皆以平易近人的語調娓娓道來。除了將大師卡通化,更適時附加圖解與參考書目,段落間更不時附有李萍老師評注,全書充滿輕鬆自然的閱讀氣氛。
☆採用一問一答口語陳述,用對話的方式串聯成18堂哲學課,講解方式猶如置身實際課堂,將抽象內容深入淺出,使人輕鬆一窺奇異哲學世界之堂奧。
☆18位歷史上的哲學大師將化身Q版漫畫人物,艱澀嚴肅的主題經由卡通化形象調和下,轉變成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生命智慧。
☆於每堂課開課前簡要介紹18位哲學大師的生平與作品,並在文章各段落重點處,穿插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李萍老師評注畫龍點睛,更不時佐以圖解漫畫或手繪表格使人一目瞭然,且於課堂結束時補充進階參考書目,由淺入深帶領讀者進入有趣的哲學世界。
章節
- 第一堂課 蘇格拉底老師主講「自己」(p.1)
- 哲學是什麼(p.2)
- 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有什麼(p.5)
- 你幸福嗎(p.8)
- 認識你自己(p.10)
- 第二堂課 柏拉圖老師主講「理念」(p.13)
- 「戀愛—結婚」是絕對的真理嗎(p.14)
- 婚姻是永恆不變的嗎(p.19)
- 是否存在不朽的靈魂(p.21)
- 理想國——哲學之國(p.24)
- 第三堂課 康德老師主講「理性」(p.27)
- 不要問知道什麼,而要問能知道什麼(p.28)
- 時間和空間於人類而言是什麼(p.32)
- 因果律是自然的法則嗎(p.34)
- 什麼決定是與非、對與錯(p.37)
- 第四堂課 黑格爾老師主講「真理」(p.41)
- 實體即主體(p.42)
- 世間真的沒有永恆真理嗎(p.46)
- 哲學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歷史(p.48)
- 絕對精神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p.52)
- 第五堂課 亞里斯多德老師主講「與生俱來」(p.55)
- 我們腦海中的概念是天生的嗎(p.56)
- 現實世界裡的實體是怎樣構成的(p.58)
- 存在的存在是何原因(p.61)
- 人如何活得快樂(p.63)
- 第六堂課 海德格爾老師主講「生死」(p.67)
- 人為什麼活著(p.68)
- 生與死正是一枚錢幣的兩面(p.70)
- 真正意識到時間才會更加珍惜生命(p.73)
- 如何正確地面對死亡(p.75)
- 第七堂課 叔本華老師主講「悲劇」(p.79)
- 世界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p.80)
- 為什麼世界是痛苦的(p.82)
- 是什麼導致悲劇的發生(p.84)
- 第八堂課 薩特老師主講「自由」(p.89)
- 你怎樣選擇,你就怎樣生活(p.90)
- 我的存在決定它們的存在(p.93)
- 有選擇的「存在」,有選擇的責任(p.95)
- 何為「愛」(p.99)
- 第九堂課 阿倫特老師主講「生活」(p.103)
- 政治和社會不能混為一談(p.104)
-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p.107)
- 「勞動」與「工作」有什麼區別(p.108)
- 平衡工作與生活(p.111)
- 第十堂課 尼采老師主講「人生」(p.113)
- 上帝被我殺死了,你們還在信仰什麼(p.114)
- 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p.117)
- 追求更強的意志才能活下去(p.119)
- 第十一堂課 洛克老師主講「經驗」(p.123)
- 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從何而來(p.124)
- 感官的經驗能否信賴(p.127)
- 為什麼我們容易產生怠惰情緒(p.129)
- 第十二堂課 笛卡兒老師主講「懷疑」(p.133)
- 為了打好地基,就要先懷疑(p.134)
- 存在完美的實體嗎(p.137)
-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哪裡(p.140)
- 第十三堂課 羅爾斯老師主講「正義」(p.143)
- 正確用什麼來衡量(p.144)
- 我們如何達成共識(p.148)
- 倫理和法律誰更重要(p.150)
- 怎樣才能存在絕對的公平正義(p.151)
- 第十四堂課 列維納斯老師主講「他人與自我」(p.155)
- 「他人」究竟是什麼(p.156)
- 「比較」是一件累人累己的事(p.158)
- 他人就是我們的責任(p.161)
- 第十五堂課 胡塞爾老師主講「真相」(p.165)
- 一個命題如何成為真命題(p.166)
- 如何看清事實真相(p.169)
- 為什麼我們看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識(p.172)
- 不同的心境導致不同的「真相」(p.174)
- 第十六堂課 柏格森老師主講「笑」(p.177)
- 我們為何哈哈大笑(p.178)
- 滑稽從何而來(p.182)
- 滑稽是如何表現的(p.184)
- 第十七堂課 克爾愷郭爾老師主講「絕望」(p.187)
- 無名書(p.188)
- 自我存在於痛苦和絕望中(p.189)
- 無意識的絕望(p.191)
- 女人式的絕望(p.193)
- 男人式的絕望(p.195)
- 第十八堂課 費爾巴哈老師主講「異化」(p.199)
- 是人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人(p.200)
- 人類如何造神(p.202)
- 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p.205)
- 被異化的「愛」(p.206)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本書由王芳所編,為佳魁文化出版,於2013發行。
FB留言
同書類書籍